武王墩墓,这座沉睡了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大型墓葬,是迄今为止经科学发掘的顶级规模、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墓。经过考古发掘,武王墩一号墓层层封土和填土逐步清除,四层椁盖板全部安全提取,椁室内部得到仔细清理,这座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5月20日下午,武王墩墓第二次媒体开放日活动举行,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再次来到武王墩墓,了解考古发掘最新进展和文物保护情况。
据介绍,武王墩墓是迄今已发掘楚墓中顶级规模的一座。有多大?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一号墓现场发掘区,站在大棚最南边,整个大墓尽收眼底,令人震撼。墓坑规模只能用“巨大”来形容,墓室口大底小,呈覆斗状,填土层层夯实、夯窝密集,21级台阶逐级向下内收。大墓的开口,为正方形,边长约50米,墓坑深19米,底部接近正方形,边长约22米。这不禁让人联想,2000多年前,是怎样的一批能工巧匠们修建了如此巨大的一座墓坑,太不可思议!
探头往下看,墓坑底部中心就是椁室。一号墓具有极为复杂的多重棺椁结构,椁的顶部用竹席覆盖,竹席之下枋木与薄板依次交替,形成多层封护。木椁室共有9个,由巨大枋木搭建而成。其中,位于最中心的是中室,其东、南、西、北还建有8个侧室,这也是目前国内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从发掘情况去看,北室推测其象征乐府,主要随葬各类乐器;东室则埋葬鼎、簋等各类青铜器;南室随葬的是各类生活用具,包括漆木器、兵马器;西室则出土了各类木俑、模型车等,模拟了乐舞和车马出行的场景。
记者看到,在墓坑底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南二室的考古发掘工作。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考古项目负责人宫希成介绍说,目前,椁室考古发掘正有序推进。北、西部四个侧室(分别编号北一、二室、西一、二室)发掘完毕,东一室、南二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北一、二室提取出600余件(组)器物,多数为琴瑟等弦乐器,出土的编钟架横梁保存完整,上有悬孔14处。南一、二室出土漆盒、耳杯、盘、豆、鼓,玉璧、璜、佩以及大量铜箭矢。西一、二室遗物以漆木俑为主,还发现木车、乐器和少量遣策类竹简。木俑有200多个个体,分立姿、坐姿等不同姿态,部分木俑佩木剑。东一室以青铜器为主,目前已提取青铜器150多件(组),器类有鼎、簋、簠、敦、钫、壶、甗、豆、鉴、釜、盘、尊缶等,青铜礼器组合保存完整;与青铜器同出的还有百余件案、俎、盒、榻等漆木质饮食宴享起居用具。
记者现场了解到,南二室目前出土有玉器、车马器、兵器、皮革铠甲等,数量较多,已提取出500余件器物,预计三到五天可发掘完毕。目前,在武王墩一号墓唯独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室还没有进入发掘阶段,中室也就是主棺所在的位置。现场,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关于中室的发掘与保护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预计6月份进行有关的发掘工作。
武王墩墓是战国晚期的椁室,距离今天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在发掘过程中如何对墓室和文物进行科学保护呢?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武王墩墓出土文物保护和多学科研究成效显著。在一号墓考古发掘现场,研究团队搭建了雾化喷淋系统,有效控制椁室内微环境,避免了椁板、漆木器等有机质文物因温度上升、水分蒸发而开裂与变形。比如,备受社会关注的大鼎,考古人员5月18日下午从东一室提取之后,就转运到了距离发掘现场300米的考古实验室,进行后续的研究与保护。
那么,经过两天的清理和保护之后,目前它是什么状态?又显露出了哪些重要信息呢?5月20日下午,在实验室,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见到了这座大铜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武王墩考古项目实验室负责人张治国介绍说,大铜鼎在提取到实验室之后,工作人员将提取时所用的套箱拆除,大家得以看见大鼎全貌。5月19日,又对大鼎外表附着的污染物进行了提取、清理,表面纹饰也看得更加清楚。
如此近距离地观看大鼎,其雄伟、其威严,令人折服,大鼎造型设计上处处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无不呈现出其主人拔山盖世的雄心壮志。据介绍,武王墩大铜鼎的造型是附耳折沿深腹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大鼎的纹饰多在附耳周边以及鼎身上部。研究人员通过拓片对纹饰进行提取,初步看来有龙纹、凤鸟纹、云纹等,这其中,凤鸟纹是最具楚国特色的纹饰。目前,大鼎的清理工作还在进行,这些表面纹饰有待进一步研究,暂时尚未发现铭文。
不过,虽然能看见大鼎全貌,大鼎也是被牢牢地固定住在实验室内。大鼎的三条腿中有两条腿都打了“绷带”,原因是这两条鼎腿有裂缝,研究人员用高分子绷带对鼎腿进行了加固,后期将做修复。在大铜鼎的鼎内,研究人员发现了动物骨骼和植物遗存,动物骨骼主要是牛骨,透过覆盖的塑料膜,能大致看到一些内容物,现场研究人员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5月21日开始提取工作,届时将开展动物考古和植物考古鉴定研究。
在考古实验内,除了大铜鼎,研究人员还在对其它文物进行有序的修复保护。据介绍,考古队员对现场提取到室内的各类文物及时采取了应急保护的方法,易腐变的有机质文物样品存入低氧灭菌舱,控制湿度和氧气以减缓其劣化速度;提取的大量木俑已开展了清洗和保湿处理,着衣俑表面织物已利用丝蛋白技术原位加固;漆器纹饰和图案采取了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信息提取,为后续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跨学科、多平台协作,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动植物遗存鉴定、残留物分析工作,其中动物骨骼遗存鉴定出黄牛、猪、狗等10多种动物,植物遗存则发现葫芦、甜瓜、梅、栗等瓜果、坚果,粟、黍、水稻等农作物,花椒、锦葵等香料作物,以及传统中药植物吴茱萸。考古队还多次邀请文物保护、古文字学专家、乐器研究专家等到现场指导,帮助开展文物保护、文字识别等工作。
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辞的浪漫优雅、青铜器的庄严厚重、漆器的神秘艳丽……这些极具标志性的楚文化遗存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在当天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了部分出土文物,包括漆木器、青铜器、兵器、动植物遗存等。在武王墩考古队执行领队方玲的介绍下,对这些文物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漆耳杯,是饮酒器,杯身两侧有一对形似耳朵的手柄,所以被形象地叫作耳杯。漆案,东一室出土,整体髹黑漆,红色彩绘龙凤图案,显示了楚人对艺术的独特追求。漆木瑟,展示的是瑟的面板,其它部件需要后期进行整理拼对。武王墩西室出土了大量木俑,当天展示的木俑五官立体,面部采用了描金工艺勾勒,色彩深沉厚重,展现了当年楚国的审美风潮。
銗镂,是小型盛酒器,战国时期比较少见,汉代比较多见。两件铜鼎,其中一件为卧牛钮圆鼎,盖与器身子母口扣合,底部残留物疑似烟炱,有待进一步检测;另一件鼎内有猪骨遗存,两件器物鼎盖上牛的造型十分生动。铜甗,分为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上部用于盛放食物的部分称为“甑”,下部是高足鬲,用于蒸煮食物。
据悉,武王墩墓东一室青铜礼器组合保存完整。现已采集整理到的墨书文字、漆木器上的篆刻、青铜礼器铭文,对研究楚国墓葬营建过程、职官制度、名物称谓等问题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在文物展示现场,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了这件标有“楚王”身份的铜簠,上面刻有“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12字铭文,为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直接证据。现场考古人员表示,除了这一件,目前还有另一件出土文物也指向了墓主身份,正在研究中。
专家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武王墩墓考古成果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武王墩墓考古和保护利用将对促进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